"資本市場只有一個信仰永遠正確!"中歐瑞博吳偉志:找不到滿意標的,就先把60分拿到手


編者按:隨著中國資產管理行業高速發展,A股市場已走進機構領唱的新時代,為此,證券時報·券商中國特推出大型系列報導“大家”,對話資管行業領軍人物,專訪長期業績表現優異且擁有獨特投資理念的財富掌門人,以便幫助投資者更加深入地瞭解資管機構、理解價值投資,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錦上添花。敬請讀者多提寶貴意見,並為證券時報·券商中國推薦更多您最敬佩的投資精英,我們將會帶領大家一起走近“大家”。

 

上世紀70年代末,在廣東英紅鎮的街頭,一位父親每天騎自行車出去辦業務時,喜歡載著五六歲的兒子一同前往各處,有一年過生日,父親帶著兒子花8塊錢買了一瓶茅臺酒,相對當時30來塊錢的月工資而言,這不是一筆小錢。父親告訴兒子,這是中國最好的白酒,這句話深深刻進了兒子的記憶。


2001年8月,貴州茅臺上市,當初的小朋友已成長為職業投資者,他想起父親的話,開始重點研究貴州茅臺,並在熊市中左側建倉,結果貴州茅臺最高上漲30倍,這次成功投資讓他從過往的趨勢投資進化為成長投資的信徒,2007年與朋友合夥創建私募基金。

 

他就是老牌百億私募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,回憶當初,他感慨地說:賺大錢的品種,需要知識的積累,有時也需要一些緣分。

 

吳偉志有30年投資生涯,幾乎經歷過A股市場所有的牛熊轉換,曾經在國債期貨市場差點爆倉,自稱身經百錯,一度懷疑人生。

 

到現在,曾經驚心動魄的故事已經淡去,他也從初出茅廬、不諳時事的青年,成長為溫和堅定的機構投資人。在他的帶領下,中歐瑞博獲得長足的進步,管理規模位居深圳同類公司前列。

 

近日,證券時報·券商中國記者專訪了吳偉志,他表示,自己不追求短期耀眼的光環,“這是一場馬拉松,我們會保持均勻的配速,享受慢慢成長的樂趣”。中歐瑞博會議室掛著一幅字:“往好處想”,這是吳偉志在星雲法師道場請的一幅字,也許,這短短四個字濃縮了他的人生經驗和投資智慧。

 

精彩提要:


1. “做投資不能輕易認為市場不理性,因為你的理解只是上億投資人中的一份子。我們是職業投資人,對市場大的趨勢要有清醒認識,對牛和熊要有清晰的判斷,牛市的策略是積極賺錢,熊市的策略是做好防守活下來。”

2. “投資方法是術,需要和大的道結合,才能運用得更好,比如明白了盛極而衰、否極泰來的道理,就敢於在2007年、2015年的高點減倉,也敢於在市場低迷時刻加倉。”

 

3. “我們形成了60分的方法論,當判斷市場有機會卻找不到滿意的標的時,可以買類似滬深300ETF這樣60分的品種,一定要先把倉位加上去,再優化組合。不能為了追求80分的股票,放棄60分的選擇,錯過市場大的貝塔機會。最後總結成一句話掛在辦公室:不要為了追求完美而錯失正確。”

 

4. “我們做每一個判斷和決策,正確的概率最多只有五六成。大家總是希望儘量避免犯錯誤,但這是大錯特錯,做投資不可能不犯錯誤,想要避免犯錯,就不能做投資。因此,做投資第一要允許自己犯錯誤,第二要有識別和糾正錯誤的能力,這樣,即使犯錯,也不會遭遇重大損失和挫折。”

 

5. “投資的本質是什麼?一是要不停地獲取知識,不斷提升對投資規律、對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理解;二是只要你在不斷獲取知識,隨著時間的增長,你的變現能力就會提高,知識和變現能力兩個緯度不斷提升,你的財富就會不斷增長。如果不具備某一個領域的知識,就不可能賺到這個領域的錢,比如很多人對光伏行業沒有足夠的理解,就輕易說太貴,沒有機會,你肯定賺不到這個錢,這就是研究的重要性。”

 

6. “我們有建倉三步法,第一步是左側建倉,先買進目標倉位的30%,如果股價止跌,可以慢慢加到50%,等市場大的貝塔明確會起來,再買滿;如果買進30%後,股價繼續下跌,就要臥倒,等市場真正企穩,再加到50%,在底部沒探明前不宜再加倉。”

 

7. “資本市場多數的信仰都是害人的,比如一些投資者在白酒上賺了錢,形成消費信仰,這是錯把投資策略當成投資方法的信仰,很害人。在資本市場中只有一個信仰永遠正確,就是相信週期,當市場持續上漲,估值不停地泡沫化之後,牛市會走到盡頭,然後進入熊市週期;反過來,熊市不斷下跌,大家都很絕望時,又會迎來牛市週期。

 

8. “早期我們因為嫌貴也曾經錯過了一些很好的投資機會,後來反思到底錯在哪里?其實是投資方法論用錯了。很多年前大家就覺得亞馬遜估值高,後來漲了很多倍,嫌它貴的人,是對這個領域的估值方法用錯了,對成長性領域絕不能用傳統的PE來衡量,就像用尺子去量水果的重量,永遠測不出來。”


以下為採訪實錄:

 

“不要輕易認為市場不理性”


券商中國記者:請講講你的早期經歷,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股市?

 

吳偉志:我在重慶大學技術經濟專業學習,這門學科的核心是從技術和經濟兩個維度來做決策,這與投資頗為相通,任何一件事要成功,都必須抓住這兩個關鍵點。

 

上世紀90年代初,中國股市面世,1993年我做畢業論文時想研究股市方向,當時技術分析很火,我買了一本臺灣地區的《短線法寶》作參考,感覺很神奇,似乎只要研究清楚股市的走勢就可以賺錢。為此,我請深圳的親戚搜集了幾個月的《深圳特區報》寄給我,報上每天都會報導股市的漲跌,我據此畫出K線圖,計算RSI等技術指標。

 

大學畢業後,我應聘到深圳一家證券公司的營業部,上班不到一個月,公司就讓我和另一個同事管自營,我們都很詫異,還不會開槍就上了戰場。當時沒有基本面研究,做投資一是跟著莊家買,二是看市場,都是賺趨勢的錢,技術分析是主流。所以,我投資生涯的前十年,主要研究方向是市場趨勢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初入行時,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投資案例。

 

吳偉志:1994年底,我在期貨交易上幾乎被打爆倉,讓我對市場風險有了特別深的理解。1994年發生了著名的“3.27”國債期貨事件,我們當時做多,賺了一些小錢,之後國債一路上漲,我覺得泡沫較大,開始反手做空,當時我是初生牛犢,很自信,覺得自己很對,沒想到市場繼續上漲,我虧到只剩幾千塊錢生活費。我當時心灰意冷,覺得差不多是世界末日,最可怕的是信心也沒了,一度覺得自己不適合做投資,幸好股市很快迎來一輪牛市,讓我慢慢緩過來,覺得人生還是有希望的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這次交易給你的教訓是什麼?

 

吳偉志:紙上得來終覺淺,親身經歷,交過學費,記憶最深刻。這次錯誤的交易讓我學會,在系統性的風險和機會面前 ,一定要尊重市場,敬畏市場。2007年中歐瑞博成立時,我提出了兩個原則:一是與偉大的企業共同成長;二要尊重趨勢,策略適配。在過去幾年,比特幣從不到一美元漲到近六萬美元,如果不尊重這個大趨勢,總想做空,可能死無葬身之地。做投資不能輕易認為市場不理性,因為你的理解只是上億投資人中的一份子。我們是職業投資人,對市場大的趨勢要有清醒認識,對牛和熊要有清晰的判斷,牛市的策略是積極賺錢,熊市的策略是做好防守活下來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如何從主要研究趨勢轉變為關注偉大的企業?

 

吳偉志:有兩個人改變了我的投資軌跡。第一個就是巴菲特,我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和琢磨投資,那時候我幾乎讀遍了所有能買到的證券投資書籍,其中最打動我的是巴菲特,賺錢最多最成功的巴菲特成為我的偶像和楷模,他的書對我產生了深刻影響。第二個是我們營業部的一位大客戶,那時候很多客戶每天都來營業部交易和投資,我管自營之外還要給客戶提供建議和指導。這位客戶極少交易,在1995年初市場極度低迷時,買入當時績優股龍頭四川長虹和深發展,之後一直持有不動,市場波動時,我曾打電話建議他獲利了結,他笑笑就算了,一直到1997年中,他讓我幫他把股票都賣了。我打開電腦一看,他已經賺了四五倍,而且過程非常輕鬆,很多客戶頻繁交易卻收穫甚微,甚至還會虧錢,與之形成鮮明對比。我當時特別汗顏,同時也幡然醒悟:牛市來臨時,買入最優秀的公司持有不動,才是賺大錢的方法。這一樸素的認識,在巴菲特的書中找到了理論支持,加上其他書藉的影響,讓我對投資的理解更深,逐漸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方法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請講一個你早期挖掘出的優秀公司案例。

 

吳偉志:2001年下半年,熊市來臨,這是我投資生涯經歷的第二輪熊市,我決心要加強研究,爭取在下一輪牛市到來時投資一家類似可口可樂的公司。2001年8月貴州茅臺上市,我覺得跟可口可樂比較相似,就比較關注。

 

賺很多錢的標的,需要知識的積累,有時候也需要緣份。我對貴州茅臺的信仰,最早來於童年,那時候我父親騎自行車出去辦業務時喜歡帶著我,他喜歡喝一點酒,有一年過生日,他花8塊錢買了一瓶茅臺酒,就當時30來塊錢的工資而言,8塊錢很多了,他告訴我這是中國最好的白酒,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。貴州茅臺一上市,我們就開始調研,瞭解到茅臺酒是生產多少就能賣出多少,而且它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擴產,它是T年生產+五年庫存,意味著2003-2004年公司的銷量會增長,利潤也必然增長。不過,我們還是忽略了提價的因素。這是非常幸運的投資案例,公司量的增長符合我們的預期,價格的增長超出預期,利潤增長自然大大超越預期,從2002年底-2007年高點,貴州茅臺股價漲了30倍,我們在歷史低價的左側開始買入,獲利頗豐。這次實踐,驗證了我前面對投資的理解,打下了我偏好成長投資的基礎。

 

 

 

不要為了追求完美而錯失正確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中歐瑞博第一只產品成立於2007年11月,正在牛市最高點附近,你們當時怎麼做?

 

吳偉志:我當時已有十四年投資經歷,已經總結出市場春夏秋冬交替的規律,公司首只產品成立時我寫了一篇文章《生逢冬日》,我很清楚熊市正在逼近:一是市場經歷了一輪大牛市,從2005年最低點到2007年最高點,上證指數漲幅超過6倍,市場估值已經非常貴;二是美國次貸危機已若隱若現。不過,我們另外幾個合夥人比較樂觀,就建了三四成的倉位,2008年我們是業內跌幅最小的公司之一。

 

雖然2008年防守做得不錯,但2009年市場大反彈,我們做得很一般。我當時堅持只投資好的商業模式中的優秀公司,不考慮普通的二流公司,而我們看好的消費、醫藥中的優秀公司,在2008年底的估值還不是特別便宜。所以,我們雖然判斷市場有貝塔的機會,但沒有選出滿意的股票,只建了七成多倉位,這在2009年上半年屬於半踏空狀態,而且我們沒有太多參與受益於4萬億刺激政策的行業,所以跑輸了同行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後來怎麼調整的?

 

吳偉志:這之後,我們沒有再犯同樣的錯誤。我們形成了務必先確保60分的方法論,當判斷市場有機會卻找不到滿意的標的時,可以買類似滬深300ETF這樣60分的品種,一定要先把倉位加上去,再優化組合。不能為了追求80分的股票,放棄60分的選擇,錯過市場大的貝塔機會。最後結成一句話掛在辦公室:不要為了追求完美而錯失正確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2009年上半年,中歐瑞博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,市場環境都比較低迷,是否會影響公司發展?

 

吳偉志:機構投資人成功的關鍵因素與個人投資者不一樣,公司成立前幾年,我們一直在摸索中。特別感恩前幾年不太好的市場環境,在這一時期,我們蹚過了資產管理機構可能遇到的各種坑,用很低的成本試錯。公司成立前五年一直沒有起色,一起創立公司的多數股東開始失去信心。2012年公司為了發展增資擴股,一位中國臺灣地區的同學和我同比例擴股,但其他老股東基本沒有參與,還有部分選擇退股,我接收了全部退股,我的持股比例從30%提高到70%,這之後公司可以完全按照我的想法來管理、激勵、運作和投資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當時會不會壓力很大?

 

吳偉志:當時壓力的確不小,但我是創業者,無路可退,而且這是我熱愛的事業,我一定會ALL IN。我對未來也很有信心,因為相信週期、相信市場不會永遠低迷,同時也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和不斷進化的能力。

 

經過五年內部磨合,從2013年公司開始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,幸運的是,市場的臉也在悄悄改變,市場環境逐漸改善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做投資似乎總會出錯,你如何面對錯誤?

 

吳偉志:我經常跟團隊講,我們做的每一個判斷和決策,正確的概率最多只有五六成。大家總是希望儘量避免犯錯誤,但這是大錯特錯,做投資不可能不犯錯誤,想要避免犯錯,就不能做投資。

 

因此,做投資第一要允許自己犯錯誤,第二要有識別和糾正錯誤的能力,這樣,即使犯錯,也不會遭遇重大損失和挫折。我特別注重對每一個決策的反思,隨時準備糾錯,中歐瑞博成立以來,犯過很多錯誤,但都能及時糾錯,所以一路走來還算平穩。

 

 


“不要在熊市最悲觀的時候丟掉籌碼”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度過了早期的困難期,中歐瑞博的投資業績開始改善。

 

吳偉志: 2013年市場開始由冬入春,逐漸企穩,雖然指數不漲,但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成長股有明顯的阿爾法,我相對比較擅長成長股投資,所以業績還不錯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怎麼評價當時的投資?

 

吳偉志:現在回過頭看,我只給自己打60分,我們當時研究的深度、廣度跟現在不是一個量級。我們的超額收益主要來自正確的戰略,個股深度研究貢獻的阿爾法不明顯。早期公司實力有限,對人才吸引力不夠強,我對研究員的期望也不高,只要能把我關心的課題研究明白就行,我對研究員說,你們不要有壓力,一個人一年能幫我提高一分,六個人幫我提高6分,就已經很棒了,你們也不用擔心把我帶到溝裏,如果我被你們帶溝裏,是我的問題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2015行情大起大落,你們怎麼應對?

 

吳偉志:當時市場一度很瘋狂,似乎人人都是股神,一季度我們的產品淨值增長30%多,落後於同行,管道很不滿意。但我經歷過多輪牛熊轉換,深知泡沫吹得越大越容易破滅,二季度,我開始減倉調結構,一是把倉位降低到50%-60%,二是對成長性的公司只賣不買,對一些漲幅巨大的公司堅決清倉,將持倉結構調到大盤藍籌股。6月中旬市場大跌時,我們的持倉已經遠離了泡沫股,因此回撤較小,全年獲得了較好的收益。因為連續三年業績優良,且回撤控制較好,也開始贏得更多合作夥伴的認可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2018年市場震盪下跌,這也是中歐瑞博歷史上回撤相對較大的年份,請講講當時的情況。

 

吳偉志:坦率說,2018年我們沒想到美國挑起的貿易衝突會發展到這麼極端,也沒想到金融供給側改革和去杠杆對市場影響那麼大,我們保持了中性倉位,沒有採取全面防守的策略,所以當年出現了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回撤。到四季度,我跟同事講,現在是典型的熊市後期的特徵,在這個位置賣股票,是短期舒服長期錯誤的事。雖然壓力很大,我們仍決定守住成長股,只要沒有風控、清盤壓力的產品,要求倉位不低於50%,同時準備好加倉的品種,需要進攻時,可以在一天之內做決策。2019年初,當市場明確跌不動時,我們開始加倉,這一次操作為我們後來三年的優良業績打下了基礎。

 

當時,招行有三個城市的私行請我去做路演,我講的PPT主題是:莫在頂峰慕名而來,莫在低谷轉身而去。我當時講:現在是熊市最悲觀的階段,我知道今天無論怎麼說,你們大多數不會在這個位置追加投資,但就算不敢做正確的事,也千萬不要做錯誤的事,不要在市場底部贖回權益類產品。有些客戶信了,沒贖回,有的還增加投資,後來幾年都很賺錢,成為中歐瑞博的長期客戶,這三家分行也每年都邀請我去做交流。還有一個小插曲,2018年四季度,有合作夥伴發信提問:過往每次市場大跌,中歐瑞博的回撤都顯著小於市場,為什麼這次回撤比較大?我親筆寫了一封回信說: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管控倉位、控制回撤,但在這個時點倉位不能太低,不能在這個位置丟掉籌碼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 在這一時期,中歐瑞博有什麼成長?

 

吳偉志:2019-2021年,公司業績又持續大幅跑贏市場,很像2013-2015年。不一樣的是,從2013-2018年,我們的團隊成長了,在公司研究方面的積澱更深,資產管理能力也明顯提升。無論是核心資產大漲,還是新能源等熱門賽道,我們都沒有錯過,這是我們投研平臺和研究體系成熟的結果,核心資產和新能源都在我們的深度覆蓋範圍之內,在我們的知識圈和能力圈以內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似乎特別重視研究。

 

吳偉志:投資的本質是什麼?一是要不停地獲取知識,不斷提升對投資規律、對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理解;二是只要你在不斷獲取知識,隨著時間的增長,你的變現能力就會提高,知識和變現能力兩個緯度不斷提升,你的財富就會不斷增長。如果不具備某一個領域的知識,就不可能賺到這個領域的錢,比如很多人對光伏行業沒有足夠的理解,就輕易說太貴、沒有機會,你肯定就賺不到這個錢,這就是研究的重要性。

 

 


市場底部特徵:大家都很悲觀,但股價不跌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們在去年底持有港股的權重已超過A股,講講你們怎麼做的決策。

 

吳偉志:我們在去年四季度佈局較多港股,不是有先見之明,而是在全球比較中,港股的公司更有投資價值,估值吸引力最強。

 

每一次市場高度關注的點,要麼是大風險要麼是大機會。去年十月,海外投資者特別悲觀,香港互聯網股出現最典型的長期下跌後的恐慌,有一天某互聯網龍頭股跳空低開10%,從這天開始,我連續三天在晨會結束後,拉著科技組和海外組的同事討論,敢不敢加倉?沒有一個人支持加倉,但我每天都在買,我做過這麼多年投資,深知這就是最典型的熊市底部特徵。每一次大家拿出長期邏輯,信誓旦旦看空或看多的時候,就是市場標誌性的時刻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市場悲觀時,大家往往不敢出手,怎麼確定是底部?

 

吳偉志: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的名言:在別人貪婪時恐懼,在別人恐懼時貪婪,要把這個認知變成賺錢的能力並不容易,需要多輪牛熊的磨煉。的確,在左側一切皆有可能,跌了還可能再跌,比如騰訊從700塊跌到400塊,你就滿倉抄底,後來又跌到200塊,會很難受。抄底有個前提,你關注的是好公司,同時對它的合理價值有一個判斷 ,如果它歷史估值中樞是20倍PE,在15倍PE之下,可以進入我們的射程區間,如果這時下行趨勢沒有結束,不主張上大倉位。我們有建倉三步法,第一步是左側建倉,先買進目標倉位的30%,如果股價止跌,可以慢慢加到50%,等市場大的貝塔明確會起來,再滿倉;如果買進30%後,股價繼續下跌,就要臥倒,等市場真正企穩,再加到50%,在底部沒探明前不宜再加倉。

 

市場底部有個特徵,就是大家都很悲觀,但股價不跌,如果逢人都能談出不看好股市的理由,而市場不跌了,就是底部。比如2019年一開年,媒體天天報導壞消息,股市卻不跌,加上技術指標的突破,可以確認見底;反過來,股市頂部則是利好不漲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很相信週期?

 

吳偉志:資本市場多數的信仰都是害人的,比如一些投資者在白酒上賺了錢,形成消費信仰,這是錯把投資策略當成投資方法的信仰,很害人。在資本市場中只有一個信仰永遠正確,就是相信週期,當市場持續上漲,估值不停地泡沫化之後,牛市會走到盡頭,然後進入熊市週期。反過來,熊市不斷下跌,大家都很絕望時,又會迎來牛市週期。

 

我們很快會發行一只全球視野基金,接下來最大的機會應該在美股,美聯儲大幅加息,處於熊市的美股可能向下走出極致行情。我們認為美股目前的估值已經比較合理,如果繼續下跌,會更有吸引力,以便宜的價格買到好東西,一定會贏,這是最樸素的投資理念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什麼時候對週期想得比較通透。

 

吳偉志:過去很多年,我讀了幾乎所有投資的書,中間有四五年的時間,我不讀投資的書,而是讀一些歷史、哲學的書藉,反而讓我對投資的理解更通透了。有點像習武之人,一路上遇到很多很好的老師,國學方面傅佩榮老師、呂世浩老師,對我有很多啟發。做投資,投資方法是術,要把術運用得好,需要和大的道結合。明白了盛極而衰、否極泰來的道理,就敢於在2007年、2015年的高點減倉,也敢於在市場低迷時刻加倉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投資是很高壓的工作,你怎麼解壓?

 

吳偉志:最大的幫助來自於對國學書籍的閱讀和理解。我們面對的是客觀世界,快不快樂,壓力還是喜悅,來自於我們自己內心的理解和感受,所以要加強心理建設,心轉了,壓力自然就沒有了。很多人的痛苦在於追求完美,但我們總要面對失誤,如果不允許自己失誤,失誤的時候就會很難受,如果認識到失誤不可避免,面對失誤時就會比較坦然,更多想的是怎麼做好下一步。這就像一層紙,捅破了就通了。其實就是一句話:不要為了追求完美而錯失正確。當我想通了這句話,把目標從100分降低到60分,就沒有壓力了。這些年我頭髮也在白,但白得比同行慢,因為我不再把追求完美做目標,我先要守住60分,然後儘量提高一點。我們當年每一個能考上大學走出來的人,都對自己要求很高,我對自己要求也很高,什麼事做不到第一就不想做,這樣做投資非常痛苦,後來我想清楚了,只要儘量做到正確就好,就輕鬆了。

 

 

 

“對於A股未來走勢,不要太樂觀也不要太悲觀”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怎麼看A股未來走勢?

 

吳偉志:我們研究過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和90年代的日本,總體觀點是不要太樂觀也不要太悲觀 ,不會有全面的泡沫型牛市,也不必擔心沒有牛市,在這個過程中,不停地會有行業、公司被泡沫化,也會出現嚴重低估的行業和公司,應對這種市場特點,我們會不斷地尋找性價比更優的資產,不斷更新調整組合,讓整體組合保持合理的估值。

 

現在市場的鐘擺正在往上擺,中短期看,最強的是港股的互聯網和創新藥,互聯網是估值修復,向上的空間有限,創新藥、醫療服務中會孕育一批長牛股,在醫療服務裏,我們看好中醫連鎖。新能源車調整下來,長期投資回報率應該很不錯,光伏一季度可能低於預期,但長期仍有空間,再跌一跌可能有大機會。另外,港股中一些低估值成長的標的會不錯,專業投資者遲早會聚焦到估值窪地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過去幾年行業輪動、賽道投資大行其道,未來會不會改變?

 

吳偉志:熱門賽道一漲再漲,泡沫化比較嚴重,和市場的新變化有關。一是在資訊化時代,資訊傳遞速度非常快,全球投資者都是趨勢投資人,沒有太多價值取向,這導致市場的波動大、結構分化嚴重,市場的週期變短,實現價值的時間也在變短,處於窪地的資產被發現、被填平的時間也很快,這意味著研究成果形成共識的時間更短,研究的效率更高;二是被動投資、量化投資大發展也可能推動市場風格走得很極致。

 

在這種背景下,行業輪動還會繼續,一旦一個領域有賺錢機會,資金堆積會更集中,把情緒推向更極致,只不過過去兩年上演新能源劇本,未來兩年可能上演創新藥或其他劇本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但一些大家都看好的賽道,在早期估值就較高。

 

吳偉志:這個問題曾經也困擾過我,早期我們因為嫌貴也曾經錯過了一些很好的投資機會,後來反思到底錯在哪里?其實是投資方法論用錯了。很多年前大家就覺得亞瑪遜估值高,後來漲了很多倍,嫌它貴的人,是對這個領域的估值方法用錯了,對成長型領域絕不能用傳統的PE來衡量,就像用尺子去量水果的重量,永遠測不出來。想明白這一點,我豁然開朗。不同的成長股估值方法也不一樣,不能一概而論,我們內部把成長股份成四種類型:新經濟成長股、市場份額提升型成長股、份額穩定利潤提升型成長股、週期性成長股,不同類型的估值方法也有差異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們是否會關注熱門賽道的投資機會?

 

吳偉志:市場共識能夠形成泡沫的地方,都有扎實基本面和長期邏輯,不是空穴來風,對這些領域,我們是積極研究、積極擁抱,過去幾年,我們很早開始研究新能源,積極擁抱光伏,未來我們也不會拒絕新的投資機會。

 

 

 

“只要能讓我獲取知識,你就是我的老師”

 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在早期,私募基金以單打獨鬥為主,你為什麼會考慮建團隊和平臺?

 

吳偉志:在起步階段,起心動念階段,不同公司的選擇不同,結果自然也不同。做私募有兩種路徑:一是單打獨鬥,專注研究幾只股票,做好短期業績,這種方式見效較快,也沒那麼累;二是建團隊、建文化,打基礎這條路見效很慢,但逐漸上軌道形成良性迴圈後,會變得很輕鬆,而且發展會很有後勁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請介紹一下中歐瑞博的投資研究團隊。

 

吳偉志:經過十多年積累,中歐瑞博已形成了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文化,成為一個比較有實力的研究平臺,我們有近30個研究員和基金經理,分為消費、醫藥、科技和週期四個部門。對每一個感覺有機會成長的領域,我們都會安排研究員持續跟蹤,深度研究,投研人員平均關注8家公司,我們一年就可以深度覆蓋超過200家公司和所在行業。我們團隊在獲取知識方面,已經形成了很強的體系,專業積澱越來越深厚,投研文化也越來越成熟,所以,近幾年真有越戰越勇的感覺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人才是資管行業的核心資源,你們怎麼留住人才?

 

吳偉志:公司的激勵機制很透明,也很穩定,投研人員進入公司第一天,就已經是老闆了。公司每一年會拿出稅前利潤的25%-30%,作為全體員工的花紅,公司賺得越多,個人的貢獻度越高,拿得也越高。

 

公司成立前,我們就研究了海外的同行,怎麼樣能夠留住人才。結論是,一家以人才為主的公司,股東和團隊的收入占比大概是五五開,股東和團隊各占一半,從創立公司那一天,我就是這個思路來做規劃。我們有十幾個合夥人持有公司15%的股權,這是公司獎勵給他們的。一家公司的文化就像地基,從起步就得正,在早期只有四五個投研人員時,我們就是按這個模式來構建,後面一直都很順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們傾向於校招還是社招?

 

吳偉志:挑選人才最好的地方是學校,我們有幾個年輕骨幹,都是校招來公司後成長起來的。投資理念研究方法是上層建築,下麵的基礎很重要,公司自主培養容易形成相同的底層理念,社招只有三分之一能夠成功,效果不如校招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請講講中歐瑞博具體怎麼培養人才。

 

吳偉志:公司形成了一套人才培養體系,一個年輕人,只要熱愛投資有很強的悟性,能抓住問題的關鍵,在我們團隊就能成長得特別好。解決問題的關鍵,是要有能力提出對的問題,從實習生研究第一家公司開始,我們就有問題清單給他,提示他什麼是關鍵問題。我們有兩個層次的研究:一是泛讀,花半天或一天初步研究一家公司;第二個層次是精讀,平均花兩個月研究一家公司,要求全面系統完整地研究,要真正理解一個行業和公司。泛讀後,要求要用5到10分鐘時間,講清楚公司的基本情況,通過泛讀決定要不要花兩個月時間去精讀,我們不大允許沒有泛讀就去精讀一家公司。實習生研究第一家公司,有問題不要緊,研究第二家公司還講不清楚,就不是我們要的人。

 

我們對精讀的要求是,要讓聽的人懂,聽的人不懂就是講的人不懂,你研究了兩個月,還不能用我能聽懂的語言講,說明你沒有研究明白。我特別強調知識的積累,研究一個領域必須要真搞懂,能不能投資不重要,重要的是懂不懂,研究員只要能研究清楚公司,三年內沒有為公司創造價值都沒有問題,只要能讓我獲取知識,你就是我的老師。公司內部誰都是老師,雖然你畢業只有半年,但在你研究的領域就是老師,如果做不到這點,對公司就沒有價值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你把大家都當老師?

 

吳偉志:我天性危機意識比較強,總覺得如果停止學習和進步,很快就會被淘汰。我現在的進步比過去快,因為我的老師越來越多,我現在有30個老師,每一個老師的水準都比過去高。我們一年要開200場精讀會,還有外部專家的課,公司一年花在專家電話會議上的費用超過100萬,都是行業最好的專家,開兩小時三小時電話會議,把不懂的都搞清楚,公司的資源不設限,要求研究員必須搞清楚所有關鍵的問題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如何做到有效的知識積累?

 

吳偉志:很多人的學習是折返跑,結果做了十年投研很可能還在原地踏步。所以,我們對研究員的要求是,選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,然後一門深入,不能成長股好了研究成長股,價值股好了研究價值股,像周伯通那樣可以左右互搏是極其罕有的。我們團隊中,既有執著於成長的同事,也有很固執的價值投資者,大家都是專才,相處很融洽。這樣,我們團隊就有足夠多的工具箱,有人擅長用大炮,有人擅長用步槍,所以,我們不太擔心市場風格發生切換,我們今年就儲備了很多深度價值的品種,如果市場回歸成長,我們也有相應的準備。只要發現市場有變化,四個部門負責人開個會,討論一下各個“戰區”的情況,是風險還是機會,應該加倉還是減倉,就一目了然,一個下午就能做出決策和調整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比如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都是被定性為好公司,你們怎麼選?

 

吳偉志:這是問題的難點也是關鍵點。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取決於持有它三年到五年的投資回報率,誰高,就買多一些。我們對精讀過的公司,都會測算它未來五年的收入和業績,同時給一個合理估值,我們的倉位構建就是以此為基準,一般要求年化投資回報率在20%以上,至少要15%,才會考慮。為什麼我們傾向於在泡沫後期提前離開?因為骨子裏我們會用巴菲特的方法來問自己,如果要買斷公司,你會買誰。當然,基金經理也可以用10%的頭寸參與趨勢投資,做對了可以加一點倉, 但要保證80%以上的倉位是從買斷公司的緯度去做投資。這樣,研究員成長得很快,而且很純粹、很專業。

 

券商中國記者:做成長股投資需要具備什麼素質?

 

吳偉志:做成長投資與價值投資,有兩個最大的不同。做價值投資是寧數月亮不數星星,要當下看得清楚的東西,但做成長投資需要判斷未來,所以需要兩個素質:第一是要看透事物的本質,第二是對未來要有洞察能力。我們的精讀問題清單中,第一個問題是這個行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,你研究的公司是否具備成功的關鍵因素,不同行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不一樣,白酒是品牌,啤酒是管道,動力電池則是技術。所以,我們在選人時,第一就是看他能否穿透現象抓住問題的本質,真傳一句話,很複雜的東西,總結起來可能就一句話。做買方與賣方研究員是不一樣的,賣方研究員給你講十條邏輯、十種可能,但買方研究要穿透十個邏輯中,找出一個核心,做出一個判斷,過一段時間你可以修正你的判斷,但現在必須穿透下去,抓住本質。

敬畏市場、堅守成長--吳偉志的30年投資路

敬畏市場、堅守成長--吳偉志的30年投資路

中歐瑞博的英文名是rabbit-fund,也就是兔子基金。兔子這種柔弱的小動物,正是依靠良好的風險管理,時刻豎起耳朵,保持警醒,才得以在自然界中生存(下圖為公司最新的卡通IP瑞瑞兔)。公司名字背後敬畏風險的投資文化,正是我職業生涯最初打下的烙印。

2022-06-08
聰明投資者專訪吳偉志:成長股份四類,最賺錢的是這一種

聰明投資者專訪吳偉志:成長股份四類,最賺錢的是這一種

我們的投資理念,就是扣緊兩句話。第一句,與偉大企業共同成長。選有大格局的成長股,是我們努力的目標。第二句,面對市場,我們努力達到8個字——尊重趨勢、策略適配。

2020-04-22